
▲
You are what you eat!
食養導師們都是這樣說的。
現代城市人沒幾個不吃成品或半成品食物的,
火眼金睛的你,
有沒有煉就這一道神功?
看!標!簽!
食物包裝背後的標籤
是我們瞭解食品原料真相的重要途徑,但很多人會說背後一大堆化學名詞也看不懂,今天一起來學習怎麼看食品標籤,以及幾種常見的元素吧!
「 看啥? 」
________
一. 看生產日期
購買食品時首先看生產日期,然後看保質期,購買日期距離生產日期越近越好。確定了日期後看食品的儲存方式,比如冷藏,還是常溫。再有還要看所購食品的食用方法,是直接食用,還是需要加熱。
二. 看食品名稱和類別
1. 食 品 名 稱
購買食品時要看清名稱,例如糖尿病患者購買無糖食品時一定要看清品名,是無糖還是無蔗糖,國家對無糖食品有明確規定,而無蔗糖食品國家還未出台規定,如糖尿病患者買了含麥芽糖的無蔗糖食品,會加重病情,因為麥芽糖升糖指數更快;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買酸酸乳喝,其實酸酸乳既不是牛奶也不是酸奶,是乳飲料,營養成分大大少於牛奶和酸奶,影響兒童的營養攝入,導致營養不良。
2. 食 品 產 地
食品的產地非常重要,各種食品可能來自不同的產地,有國內生產的食品,有進口的食品,因產地不同,各國的相關規定也不同,所以還要注意看食品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
3. 食品生產者和地址
一定要看食品的生產廠家,生產地址。合格的產品,生產商和地址標注很清晰,需看仔細,防止假冒偽劣食品進入我們的身體。
4. 食品定量包裝及淨含量
購買食品要看包裝上面標示的定量以及淨含量,確定內容物的重量,防止大包裝,小內存。也有助於瞭解相關營養素的淨含量,對一些特殊人群來說以便確定食用量,比如糖尿病患者。
「 標籤上幾種常見元素 」
________
食物需要色香味俱全才能引起食慾,但經過精制和保持,大部分食物中的天然顏色都會褪去,變得毫無吸引力,故色素是常用的添加劑之一。
1. 人 造 色 素
人造色素是石油化工製造出來的染料,雖然比天然提取便宜,穩定性好,基本是不適宜食用的。兒童是受害最嚴重的一群,因為他們的肝臟排毒功能並未成熟。
另外兒童都容易被顏色鮮艷的食物所吸引,例如汽水、糖果等。食用過多色素容易患上注意力缺損多動障礙。以下是標籤上比較常見的的人造色素名稱:亮藍,靛藍,綠色,誘惑紅,赤蘚紅,檸檬黃,日落黃。
2. 天 然 色 素
並不是沒有天然色素的,例如紅色的蘋果,藍色的藍莓,綠色的菜葉。但天然色素容易受到熱,光和酸度等破壞,沒有化學合成的好看,而且天然提取會比較昂貴。
以下這些是可以安心食用的天然色素:紅木素,甜菜根紅色,胡蘿蔔素,姜黃,紅椒,花色素苷類,葉綠素,氧化鐵,二氧化鈦。
現代精制食品有四種主要的防腐方法,抽乾食物的水分和空氣真空包裝,在最快的時間內冷凍,醃制方法或加入防腐劑。其中有三類防腐劑是消費者需要注意的。
1. 苯 甲 酸
苯甲酸有抗菌、抗霉菌的效用,但用於食品中,濃度不得超過0.1%。兒童使用苯甲酸會引致多動症,含有苯甲酸的飲品,經過金屬催化(罐裝飲品),加上一點點的熱力(運輸途中),有機會釋放出致癌的苯。
美國FDA 在2007年研究報告中指出,在多個汽水樣本中找到高水平的苯,這消息令消費者嘩然,因為大量精緻飲品都是用苯甲酸做防腐劑的。
2. 硝酸鹽、亞硝酸鹽
食物製造商可以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作防腐劑,而天然細菌會將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後者才是真正有防腐作用的化學物質。除了防菌,亞硝酸鹽還能保持食物漂亮的顏色。
但長期食用亞硝酸鹽會增加患上腸道癌和慢性肺病的機會,如果胎兒從母體攝取亞硝酸鹽,會增加嬰兒長大後患上腦癌的機會。消費者要保護自己,要盡量少吃含硝酸鹽的醃制食品。
3. 亞 硫 酸 鹽
這是一種普遍的防腐劑,用在包括乾果、紅酒、薯片、堅果等食品中。亞硫酸鹽對大部分人沒有害處,但對有敏感傾向的人,可以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包括哮喘、皮膚敏感、過敏性休克等。
它有抗氧化功能,能夠防止食物變黃變黑。例如芒果乾、杏脯乾等保留很漂亮的橙黃色,是由於加入了亞硫酸鹽。
4. 抗 氧 化 劑
消費者需要注意的抗氧化劑是丁基羥基甲氧苯、二丁基羥基甲氧苯,簡稱BHA、BHT。食品製造商可以在食品中加入天然氧化劑,例如維他命C和維他命E來防止氧化,但比較便宜的是利用石油化工製造出來的BHA和BHT。
這些氧化劑多用於烘培食品,如薯片和麵包等。食用BHA和BHT會對健康有很大影響,包括慢性肝臟腫大,增加患上癌症幾率等。
甜,是人類最喜歡的味道,由於提煉白糖技術的進步,白糖的價格不斷下降,以至我們食用糖的分量亦增加了不少。食用太多糖會引發肥胖、糖尿病等健康問題。可是人類對抗這個問題,竟然不是少吃一點糖分,而是發明一大堆統稱為甜味劑的代替品,其中一些代替品比白糖對身體害處更大呢!
1. 果 糖
果糖是很多食物的天然成分,而水果的甜味大多來自果糖。它是單糖,比蔗糖甜,但血糖指數卻較低,不過仍是高卡路里的碳水化合物。對想控制體重的人其實不是一個健康的選擇。
2. 糖 醇
雖然有天然的糖醇,但市面上用的大部分都是氫化的澱粉質地。它的熱量比普通糖低,卡路里只有一半,但甜度也較低。
糖醇的好處是它們不會引起蛀牙,但是它會在肝臟中轉化成葡萄糖,所以糖尿病人不宜食用過量。很多口香糖聲稱含有木糖醇,但其實為了保持甜度,生產商會加入其它化學糖,消費者必須仔細看標籤。
3. 塔 格 糖
塔格糖是天然的單糖,甜度是蔗糖的90%,但卡路里則不及蔗糖的一半。塔格糖可以轉化為調理腸道的益生菌,屬於機能性產品。並且不會引致蛀牙,對血糖和胰臟的影響很少。一些減肥產品會用到塔格糖,但不多。
4. 阿斯巴甜、天冬氨
阿斯巴甜比蔗糖甜200倍,是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便被食用的化學甜味劑。它的用途非常廣泛:飲品、香口軟糖、口香糖、餅乾等。正如很多其它化學添加劑,廣大消費者成為實驗中的白老鼠。
阿斯巴甜推出幾十年後,愈來愈多科學證據顯示其對健康有很大害處。2005年意大利科學家研究發現長期食用阿斯巴甜令白老鼠在不同的身體部位長出惡性腫瘤。會大大增加患上癌症的幾率。
5. 三氯半乳蔗糖
製造三氯半乳蔗糖的原材料是蔗糖,但它的構造絕非天然。它比蔗糖甜600倍,進入市場時間較短,已經成為繼阿斯巴甜後用量最多的甜味劑,近年甚至以三氯半乳蔗糖作甜味劑的健怡可樂出現。
但已有研究指出,食用三氯半乳蔗糖的白老鼠,其胸腺比對照組的縮小40%,而腎臟有鈣化現象。
選擇包裝食品
我們應該考慮以下四點
▼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不是沒有選擇
而是必須懂得選擇和做出選擇
❶ 是食物嗎?
一些在市面上售賣的食物基本談不上是食物。試想象,一瓶橙紅色的飲品,原料包括:色素、葡萄糖、咖啡因、防腐劑和水。而這產品的售賣的市場定位是「健康飲品」。這正是我們稱作的non-food,非食物也,這些東西不吃也罷!
❷ 閱讀標籤
標籤是我們唯一可以得到有關食品信息的地方,請不要放棄這個寶貴的知情權利。細心閱讀、會發現原來我們是有選擇的!
❸ 本地食品
選擇食用本地的新鮮食品,可以讓我們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添加劑和加工步驟,例如防腐劑,或以輻照抗發芽等激烈手段。
❹ 「無益無緊要,最緊要無害」
最大的關注應集中在食物中是否有危害健康的元素,而不是有沒有「有益」的東西,故不要讓那些健康聲明、正面標籤等分散注意力。
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任
挑選健康食品
◆ ◆ ◆
· END ·
資料來源
《看懂食物標籤》作者/鄺易行 編著
本期編輯:Legend
免責聲明: 本號發佈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絡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本文轉自素食街,原文連結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