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藥而癒】一個糖尿病的老鼠實驗,差點耽誤了全人類(下)

 

   04   

以動物為糖尿病研究模型

有什麼問題?

 

天下的問題千百種,為什麼我們要探討「以動物為研究糖尿病的基礎」所產生的問題?這有什麼重要的呢?

 

首先,目前生科產業與制藥業所面臨的困境,真實的擺在我們眼前。

 

再不改進,制藥公司所遇到的低成效問題,會導致上市的藥物都越來越昂貴,病人付不起,更無法長期服用。

 

接著就會變成國家的負擔,得讓全民買單。

 

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用藥,50%納入報銷。 現在我們國家有4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得了這種病,一天三頓不能斷藥,負擔很重。 有的把養老金的相當一部分,用來買藥了。 緩解民生之痛。 沒有健康,就沒有幸福!

 

總理

 

再來,動物實驗是殘忍的,不只對動物殘忍,對研究人員也殘忍。

 

絕大多數的研究人員並不樂於讓動物生病、結束動物的生命和解剖動物。

 

因為相信動物實驗是必要之惡,為了要做生物醫學相關研究,避不開動物實驗,才只好收起惻隱之心,天天面對殘忍,接受自己對動物苦痛的麻木。

 

因為相信,這樣的殘忍是有價值的

 

這對年輕有為,投入生醫研究的好孩子們,不會造成傷害嗎?他們的心中,不會留下任何陰影嗎?

 

 

所以我們必須檢視,讓動物生病以用作糖尿病的研究基礎,到底多有價值?

 

相信大家應該都有共識,會研究糖尿病,是因為我們想要瞭解糖尿病,進而發展出能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與方法。

 

否則,我們花大量的的時間、金錢、人力等資源來做基礎生物研究,難道只是想要觀察動物得了糖尿病會怎樣嗎?當然不是。

 

因此用動物來做實驗所產生的資料,到底能不能成功用在開發人類藥物上,變得特別關鍵!

繼續閱讀

❥ 【非藥而癒】一個糖尿病的老鼠實驗,差點耽誤了全人類(上)

在開始談論

糖尿病的生物醫學研究之前,

 

咱們先打個小比方,

幫助大家瞭解,

現今制藥業的狀況。

 

 

假設我有一個制車工廠,那我會想要生產怎麼樣的汽車呢?

 

消費者想買的車,至少要有兩個基本要素。

 

一、要能跑。

二、要安全。

 

效能跟安全性都很重要。

 

我首先得確定工廠的原料是合乎安全,而且它能做出效能好的車子。

 

 

當製作過程越到後面越需要高科技制程時,整個投資就會越變越貴,越來越耗時。

 

因此我第一步得做的事情,就是在投資還沒那麼多之前,就篩選出可以做出好車子的原料。

 

不好的板金、有問題的引擎,一開始就必須擋掉,只有好的原料能通過篩選,進入下一個制程。

 

結果我工廠裡通過第一步篩選關卡的所有原料,原本應該要能做出100輛車,現在只做得出5輛車……

 

 

震驚之余,我當然得好好想想,到底是哪一步出了差錯?

 

精挑細選出來的原料,竟然只有5%做得出車來,95%的原料都被後來的重重把關給淘汰掉了!

繼續閱讀

❥ 【非藥而癒】我們都吃過藥,你知道,藥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嗎?

我們誰都吃過藥,

可你知道,

藥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嗎?

 

這篇文章由美國責任醫師協會賴美君博士出品。

 

 

先給大家看一下賴博士的介紹:

 

 

看完介紹,

想必你們心裡有數了,

 

這篇文章和徐嘉博士的一樣,

都是論文級別的閱讀難度。

 

 

選項我都幫你備好了

 

 

1、靠毅力堅持看完全文,

並選擇吃低脂純素!

 

2、太難了,我轉給身邊的專家&醫生&槓精看,

低脂純素曬太陽

保持健康就行了。

 

3、天天審閱博士&專家論文,

覺得自己也是超棒的!

 

 

那麼

我們吃的藥

到底

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呢?

 

 

以正確的基礎建構知識

系列文章之一

序言

 

 

 

   01   

本文重點

 

1.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倡導非藥而愈是因為人體有自愈力。

 

2. 從生物醫學的角度來說,倡導非藥而愈是因為現今的藥物發展體系,不僅害了數不清的動物,還非常耗時耗資,且失敗率高達92%。

 

 

3. 光是發展一個藥物便可花費12年和70億人民幣(有的文獻估計到180億)。

 

我們的社會花了這麼多資源在藥物發展上,卻只有8%的新藥能成功上市,上市以後或者花費甚鉅,病人買不起,或者不能保證藥到病除。

 

身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想要健康除了得知道人體有自愈能力,也需要知道:想要提高藥物發展的成功率,降低社會成本,動物實驗絕不能是藥物發展的研究基石。

 

 

4. 本文是一系列分析動物實驗缺失的序言。旨在讓大家瞭解新藥發展的流程、耗費的資源時間與金錢、還有其高失敗率的主因:以動物實驗為研發基石。

 

這裡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本文並非批評已經被發展出來的藥,而是提倡發展藥物的過程必須改進,特別是藥物發展的第一個流程:臨床前研究。

 

這個部分是所有藥物發展的基石,但使用的研究模型卻以動物實驗為主。

 

 

 

繼續閱讀

❥ 【責任醫師協會】專家解答:到底要不要補充膠原蛋白?

今天的話題來自 @雲子@milly同學:

博士,博士,吃膠原蛋白能不能讓皮膚更緊致?

俗話說,吃什麼補什麼。那麼是不是吃豬腦就補人(豬)腦,吃豬的膠原蛋白就會補人(豬)的膠原蛋白?

 

問題不只是人和豬的蛋白質之間一點點結構的差別而已。

繼續閱讀

❥ 【太平老農】活命必看!美國No.1暢銷書《怎麼不去死》作者談怎麼能不死!第一部分:逆轉心臟病(附影片)

最近,歐美出現了一本極為熱門的健康類暢銷書《怎麼不去死》(《How not to die》)! 此書一經推出,就登上了亞馬遜、紐約時報幾大暢銷書排行榜,目前雄踞美國亞馬遜營養健康類圖書暢銷榜第一名,亞馬遜全網總排行第105名。

信息翔實、內容震撼、專業權威而又不失幽默,最重要的,在疾病高發的年代,書中的信息和每一個關心自身健康的現代人都息息相關!也正是這些元素成就了這本書。

[mp.weixin.qq.com]_266b_0?wx_fmt=png

暢銷書《怎麼不去死》

學醫出身的作者 Michael Greger 博士是公共健康領域的專家,飲食營養與健康是其研究重點。他的信息來源與研究依據是全世界的專業級刊物。每天對這些海量信息進行閱讀、篩選、過濾、匯總,然後發佈在由他創立的網站NutritionFacts.org 上,是Greger醫學博士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要論信息的全、新和權威,Grege博士當可以算是營養、疾病與健康領域的「頂級高手」了。

繼續閱讀

❥ 【唯素主義】CNN意見專欄呼籲世人:吃純素,救地球!

CNN國際新聞網刊登醫學博士文章,呼籲大家吃純【植】物飲食,改善地球生態環境。

CNN媒體表示,由於公眾所關注的是偏向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政策影響,以致我們可能忽視了氣候危機的主要元兇:就是我們的食品系統,以及我們每天所選擇的食物。

繼續閱讀

❥ 【原生素】當你停止吃肉,這些奇蹟就會出現…….

食物·健康·關愛

健康生活方式互動平台

 photo mp.weixin.qq.com_4faf_0wx_fmtjpeg_zpscolud5l4.jpeg

 

10年來,素食有多火熱?據台灣食品消費調查顯示,台灣常年吃素的人口數量約佔台灣總人口的10%。其中19歲至44歲的台灣人群中,每10個人里就有1人長年吃。據2006年的統計,印度的素食人口佔31%(約3.5億人),西方有的國家甚至更多。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當所有人都停止吃肉,就會有奇跡出現,你願意加入所有人的隊伍嗎?

  繼續閱讀

❥ 【責任醫師協會】約翰•麥克杜格醫學博士談食物毒害

約翰.麥克杜格醫學博士(John McDougall, MD)四十多年來致力於營養對疾病的研究,是美國健康類百萬暢銷書作者。他推行的飲食計畫以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來幫助人們減重,並改善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等慢性病。以下彩色圖文帶您一目瞭然麥克杜格飲食計畫。

繼續閱讀

❥ 【責任醫師協會】三個小撇步幫你遠離失智

你好,我是尼爾.伯納德醫師

再過幾天就是「阿茲海默症」宣傳月

所以今天就別吃起司了

不要有牛奶製品,也把肉給扔了

如果你這樣做

就可以限制飽和脂肪來保護大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