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藥而癒】一個糖尿病的老鼠實驗,差點耽誤了全人類(下)

 

   04   

以動物為糖尿病研究模型

有什麼問題?

 

天下的問題千百種,為什麼我們要探討「以動物為研究糖尿病的基礎」所產生的問題?這有什麼重要的呢?

 

首先,目前生科產業與制藥業所面臨的困境,真實的擺在我們眼前。

 

再不改進,制藥公司所遇到的低成效問題,會導致上市的藥物都越來越昂貴,病人付不起,更無法長期服用。

 

接著就會變成國家的負擔,得讓全民買單。

 

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用藥,50%納入報銷。 現在我們國家有4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得了這種病,一天三頓不能斷藥,負擔很重。 有的把養老金的相當一部分,用來買藥了。 緩解民生之痛。 沒有健康,就沒有幸福!

 

總理

 

再來,動物實驗是殘忍的,不只對動物殘忍,對研究人員也殘忍。

 

絕大多數的研究人員並不樂於讓動物生病、結束動物的生命和解剖動物。

 

因為相信動物實驗是必要之惡,為了要做生物醫學相關研究,避不開動物實驗,才只好收起惻隱之心,天天面對殘忍,接受自己對動物苦痛的麻木。

 

因為相信,這樣的殘忍是有價值的

 

這對年輕有為,投入生醫研究的好孩子們,不會造成傷害嗎?他們的心中,不會留下任何陰影嗎?

 

 

所以我們必須檢視,讓動物生病以用作糖尿病的研究基礎,到底多有價值?

 

相信大家應該都有共識,會研究糖尿病,是因為我們想要瞭解糖尿病,進而發展出能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與方法。

 

否則,我們花大量的的時間、金錢、人力等資源來做基礎生物研究,難道只是想要觀察動物得了糖尿病會怎樣嗎?當然不是。

 

因此用動物來做實驗所產生的資料,到底能不能成功用在開發人類藥物上,變得特別關鍵!

繼續閱讀

❥ 【非藥而癒】一個糖尿病的老鼠實驗,差點耽誤了全人類(上)

在開始談論

糖尿病的生物醫學研究之前,

 

咱們先打個小比方,

幫助大家瞭解,

現今制藥業的狀況。

 

 

假設我有一個制車工廠,那我會想要生產怎麼樣的汽車呢?

 

消費者想買的車,至少要有兩個基本要素。

 

一、要能跑。

二、要安全。

 

效能跟安全性都很重要。

 

我首先得確定工廠的原料是合乎安全,而且它能做出效能好的車子。

 

 

當製作過程越到後面越需要高科技制程時,整個投資就會越變越貴,越來越耗時。

 

因此我第一步得做的事情,就是在投資還沒那麼多之前,就篩選出可以做出好車子的原料。

 

不好的板金、有問題的引擎,一開始就必須擋掉,只有好的原料能通過篩選,進入下一個制程。

 

結果我工廠裡通過第一步篩選關卡的所有原料,原本應該要能做出100輛車,現在只做得出5輛車……

 

 

震驚之余,我當然得好好想想,到底是哪一步出了差錯?

 

精挑細選出來的原料,竟然只有5%做得出車來,95%的原料都被後來的重重把關給淘汰掉了!

繼續閱讀

❥ 【非藥而癒】我們都吃過藥,你知道,藥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嗎?

我們誰都吃過藥,

可你知道,

藥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嗎?

 

這篇文章由美國責任醫師協會賴美君博士出品。

 

 

先給大家看一下賴博士的介紹:

 

 

看完介紹,

想必你們心裡有數了,

 

這篇文章和徐嘉博士的一樣,

都是論文級別的閱讀難度。

 

 

選項我都幫你備好了

 

 

1、靠毅力堅持看完全文,

並選擇吃低脂純素!

 

2、太難了,我轉給身邊的專家&醫生&槓精看,

低脂純素曬太陽

保持健康就行了。

 

3、天天審閱博士&專家論文,

覺得自己也是超棒的!

 

 

那麼

我們吃的藥

到底

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呢?

 

 

以正確的基礎建構知識

系列文章之一

序言

 

 

 

   01   

本文重點

 

1.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倡導非藥而愈是因為人體有自愈力。

 

2. 從生物醫學的角度來說,倡導非藥而愈是因為現今的藥物發展體系,不僅害了數不清的動物,還非常耗時耗資,且失敗率高達92%。

 

 

3. 光是發展一個藥物便可花費12年和70億人民幣(有的文獻估計到180億)。

 

我們的社會花了這麼多資源在藥物發展上,卻只有8%的新藥能成功上市,上市以後或者花費甚鉅,病人買不起,或者不能保證藥到病除。

 

身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想要健康除了得知道人體有自愈能力,也需要知道:想要提高藥物發展的成功率,降低社會成本,動物實驗絕不能是藥物發展的研究基石。

 

 

4. 本文是一系列分析動物實驗缺失的序言。旨在讓大家瞭解新藥發展的流程、耗費的資源時間與金錢、還有其高失敗率的主因:以動物實驗為研發基石。

 

這裡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本文並非批評已經被發展出來的藥,而是提倡發展藥物的過程必須改進,特別是藥物發展的第一個流程:臨床前研究。

 

這個部分是所有藥物發展的基石,但使用的研究模型卻以動物實驗為主。

 

 

 

繼續閱讀

❥ 【新聞】化妝品公司LUSH 轉業改產巧克力了!?

今天在VegNews Magazine的臉書上看到這張照片:

還強調是VEGAN的! 瞬間我以為LUSH也開始生產VEGAN巧克力了! (有沒有看起來很好吃?應該是榛果口味的吧?) 結果仔細看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是粉底棒啦~~ 繼續閱讀

❥ 【進口食品在線】“人造肉”熱潮:Beyond Meat將在50個國家擴大銷售

食品商務網訊 Beyond Meat將在未來幾個月擴大現有業務,繼續進入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與頂級分銷商、服務商合作,將「Beyond Burger」推廣到加拿大、澳大利亞、墨西哥、以色列、阿聯酋、韓國和台灣地區等。

「肉類不必源自動物,卻同樣富含營養」,這是人造肉創始企業Beyond Meat的創業理念。Beyond Meat是一家以植物蛋白生產肉類替代品的生產商,總部位於美國洛杉磯,由Ethan Brown於2009年創立。該企業「人造肉」產品採用專利技術完全由植物製成,烹飪口感類似於真實肉類。

繼續閱讀

❥ 【新聞】植物性飲食可每年為國家省下數十億歐元

營養學雜誌(Journal of Nutrition)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如果有更多的國民遵循植物性飲食,便能為這個國家的年度健康法案,省下數十億歐元(數千億台幣)。 植物性飲食也能降低工作缺勤率,受益整個社會。

該研究著眼於兩種基於植物性飲食模式的健康和經濟後果,即每日食用大豆食物和地中海式飲食。

該研究表明,即使僅有10%的英國人在飲食中加強植物性食物,英國政府可以在未來20年內將醫療保健和社會成本降低52.1億英鎊(2117億台幣)。如果可以鼓勵10%的英國人將日糧中的大豆產品加入其中,那麼成本節約可能高達75.4億英鎊(3064億台幣)。

soy-milk-2084018_1280

繼續閱讀

❥ 【新華網】吃素的要走到美妝鏈頂端了

請素食主義者思考一個問題:有考慮過使用的美妝品也分葷素嗎?並且吃素還成了圈兒內潮流。

未標題-1.jpg

Hourglass在社交媒體上除了發佈一條2020年轉為素食品牌的醒目圖片外,還發佈了一系列動物保護計畫宣傳圖。

 

素食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早已在全球範圍內流行了,VEGAN一詞在google的全球搜索量也達到了90%,而且當下不僅侷限在真正意義的「吃」上,在美妝界也越來越受歡迎。想像得到美妝界的「素食」是怎麼回事兒嗎?儘管FDA(美國食品藥監局)尚未定義「素食美妝」,眾多品牌也已給出了說明,一是成分無一來自動物,二是動物實驗絕不可取。

 

繼續閱讀

❥ 【責任醫師協會】專家解答:到底要不要補充膠原蛋白?

今天的話題來自 @雲子@milly同學:

博士,博士,吃膠原蛋白能不能讓皮膚更緊致?

俗話說,吃什麼補什麼。那麼是不是吃豬腦就補人(豬)腦,吃豬的膠原蛋白就會補人(豬)的膠原蛋白?

 

問題不只是人和豬的蛋白質之間一點點結構的差別而已。

繼續閱讀

❥ 【新聞】丹麥官員揪團吃純素抗暖化

丹麥的國會議員為了抗暖化,決定不吃動物性食品,改採純植物性飲食了。

pri_40129565

丹麥國會議員要集體吃純素抗暖化(圖:E+/Getty)

一群丹麥國會議員正參與純素22天,也就是碧昂絲曾參加的22天健康挑戰。


參加這個純素挑戰活動的議員們不分黨派,旨在讓民眾更了解,大規模的畜牧業對地球造成多大的破壞。

繼續閱讀

❥ 【太平老農】活命必看!美國No.1暢銷書《怎麼不去死》作者談怎麼能不死!第一部分:逆轉心臟病(附影片)

最近,歐美出現了一本極為熱門的健康類暢銷書《怎麼不去死》(《How not to die》)! 此書一經推出,就登上了亞馬遜、紐約時報幾大暢銷書排行榜,目前雄踞美國亞馬遜營養健康類圖書暢銷榜第一名,亞馬遜全網總排行第105名。

信息翔實、內容震撼、專業權威而又不失幽默,最重要的,在疾病高發的年代,書中的信息和每一個關心自身健康的現代人都息息相關!也正是這些元素成就了這本書。

[mp.weixin.qq.com]_266b_0?wx_fmt=png

暢銷書《怎麼不去死》

學醫出身的作者 Michael Greger 博士是公共健康領域的專家,飲食營養與健康是其研究重點。他的信息來源與研究依據是全世界的專業級刊物。每天對這些海量信息進行閱讀、篩選、過濾、匯總,然後發佈在由他創立的網站NutritionFacts.org 上,是Greger醫學博士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要論信息的全、新和權威,Grege博士當可以算是營養、疾病與健康領域的「頂級高手」了。

繼續閱讀